close

U48p7INR4vxd1RWt05Ke0w

 

不論任何酒類的評分註記總是脫離不了別人的眼光耳語,所以只要有評分註記總會引來一體兩面的看法,但評分目的是為何?評分的條件又為何?卻是鮮少人願意說明又或詢問了解!

在講評分之前,我會說最重要也是最難的還是回歸每位品評者的心態與出發點,評者要很清楚自己為什麼而評,尤其心中的這把尺很重要,因為一不小心就可能逐漸走偏而………

但我很鼓勵每個人喝酒品酒之餘,如有閒暇時間大家也可以試著去評酒,評酒並非只是說一瓶酒的好壞或喜歡與否,因為這每個人都會說。也不要覺得一個評比註記就可以影響一款酒銷售買賣的好壞,千萬不要那麼自己以為是!

評酒真正的好處在於可以借由細品慢飲來提升自己品飲與鑑賞酒的能力,進而玩味一款酒的好壞優缺在哪?同時更重要的是評比分數註記,分數註記絕對可以協助自己觀察一款酒開瓶後的變化走向,這是很重要的追蹤指標。

當然,評比的註記分數高低也絕對脫離不了個人喜好,問題是個人的增減分條件是什麼?有沒有屬於自己一套的標準系統?

 

我的固定標準 適用威士忌與中式白酒

我的標準很簡單,就只有固定的品飲 ISO 杯與盡可能一致倒酒量,倒酒量以不超過 20ml 為主,所以為什麼我用的 ISO 杯一定要有刻度的原因就在這。

而每次品飲前,就算杯子已清潔洗過,我還是會直接再重洗一次,並且用水晶杯專用擦拭布擦乾。最後倒酒前也會習慣聞空杯檢查有無異味以及略為目視有無毛屑,都確實沒問題後才倒酒,這是我自己養成已久的習慣。

 

我的白酒評比方向

香氣部分是我評比裡最重視的一環,我非常要求香氣的變化度與香氣的延續力,另外還要再看香氣活潑度、平衡感、乾淨度、酸甜度等。

入口部分看的是口感刺激度,再來是酒體輕重、酒體紮實度、酒體油滑度,而同樣除了會觀察喝在嘴裡的味道豐富性,更看重有無雜味問題。另外如有苦與澀,則還要看是否會化開,也會看苦與澀在這款酒裡是加分還是減分,不是有苦或澀就不好。

尾韻除了基本的長與短外,也會看嘴裡的回甜回甘狀況與速度,當然一樣少不了變化性。

杯底香的話,在臺灣高粱酒裡我比較偏欣賞而不列入評比,但如果是大陸白酒的話,這杯底香這一部分我就會列入評比。

但所有評比方向準則裡,我個人還會將價格列入最後綜合評比裡參考,才會有最後的個人註記!

列入價格參考這非常重要,同時也是和威士忌個人評比裡最大的不同。

 

評比註記的甲、乙、丙

甲上: 在經濟可負擔的狀況下,見一瓶收一瓶,甚至追酒用力找。

: 同樣見一瓶收一瓶,但會比較隨緣不強求。

甲下: 推薦買來喝喝看,基本上都也不錯且價格合理。

 

乙上: 乙上和甲下是差不多的,但主要差異是價格要看每個人的接受度

: 簡而言之是不會說多不好,但頂多喝過就好

乙下: 非常明確表達個人不愛

 

: 嚴重風味瑕疵酒,完全不要再喝一口

 

最後我要說且非常重要的事

不論威士忌還是高粱又或大陸白酒,甚至任何一種酒類都好,要記得一瓶酒從開瓶到喝完,每倒一杯酒出來就會有新的空氣進到瓶內而產生新的一輪瓶內氧化,所以從第一杯開始喝到最後一杯,酒的風味與個性總是起起伏伏讓人捉摸不定,就連滋味更是不盡相同。

任何酒都沒有一個人可以正確預測開瓶後的未來風味走向會是如何,因高粱酒是活的,就算是同酒標但不同裝瓶日期就有可能風味不同。哪怕是同日期同批號,也別忘了經由陳年與貯藏環境的影響,風味也是會有所不同。

所以不論威士忌或高粱酒都一樣,不可能幾杯酒就論斷一款酒一定如何,因為有些酒要長放慢飲,每款酒的個性也不同,所以任何的評比與註記,頂多是品評人當下手中這杯酒的滋味與人個喜好罷了。

而為什麼用甲、乙、丙來註記而不是數字?

你不覺得中式白酒用甲、乙、丙還蠻搭的嗎?為什麼要用數字來計較那一兩分之差呢?

 

未成年請勿飲酒   禁止酒駕

arrow
arrow

    T.S.M.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